信阳航空职业学院

鄂豫皖三省共建大别山非遗学院工作推进会在我校召开

时间:2024-06-24 15:45:09 来源:宣传部 作者:本站编辑 阅读: 1

为了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推动区域文化交流与合作,6月21日,鄂豫皖三省共建大别山非遗学院工作推进会在信阳航空职业学院召开。河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党组书记方启雄,河南省民协主席、河南大学非遗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彭恒礼,湖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郑能新,安徽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程波涛,河南省民协交流中心主任王健,开封市民协副主席、秘书长丰德勇,信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姜洋,信阳市委宣传部文改办主任胡续静,信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许煦,信阳市文旅局艺术非遗科科长余秋君出席会议,我校理事长刘品生,党委书记林兴岚,监事会主席马聪,副理事长王志电,南湾校区管委会主任、艺术学院院长朱海,艺术学院副院长邓晶晶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河南省文联二级巡视员、河南省民协秘书长刘炳强主持。

图片8_副本.jpg

图片9_副本.jpg

会议伊始,刘品生致辞,对三省的非遗传承人和专家学者来我校表示欢迎,并详细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包括学科设置、师资力量、科研成果等,重点介绍了学校在航空领域的优势和特色,分享了学校在产学研结合方面的成功经验,以及支持地方产业发展的举措和成效,并重点介绍了学校今后发展规划。

图片10_副本.jpg

会上马聪对我校关于非遗学院建设的目标定位、建设设想、合作模式、筹备工作做了详细的汇报。他指出,信阳航空职业学院大别山非遗学院是省民协与我校共同创办的二级学院,学院致力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开发和传播,以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具有较高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的应用型技能型中华文化保护、传承、研发、传播人才为己任,是集科研、教学、培训、产品创意研发生产、文化交流与传播于一体,办学特色鲜明的特色学院,是立足大别山、辐射全省、面向全国的中华文化传承与传播平台。该项目自启动以来,已经完成了初步的选址、规划设计和部分基础设施建设。下一步,将重点推进课程体系的构建、师资队伍的建设以及资金的筹措与管理。

图片11_副本.jpg

图片12_副本.jpg

图片13_副本.jpg

在工作经验交流环节,三省分享了各自在非遗保护与传承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做法,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与会专家学者也就如何更好地整合资源、创新教学模式、提升非遗教育的实效性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图片14_副本.jpg

方启雄在讲话时指出,合作共建信阳航院非遗学院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建设文化强省的重要举措。当前,河南省委正在全力以赴实施“十大战略”特别是文旅文创融合战略,建设文化强省。而作为文化大省的河南,仅非遗方面,现有人类非遗代表性名录4项,国家级125项,省级1030项;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27 人,省级1147人。但是目前全省尚没有专门培养非遗人才的高校及学院。我们合作共建非遗学院,可谓顺天应人,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必须全力以赴做好这项工作。鄂豫皖三省合作共建非遗学院,是发挥优势,整合资源,服务中心工作的新探索。进入新时代,我们在信阳这块百年辉煌历史的革命老区,传承发扬大别山精神,精心谋划在鄂豫皖结合部合作共建大别山非遗学院,正逢其时。这样可以更好发挥三省文化优势,整合资源,凝聚力量,携手打造中部地区急需非遗人才培养基地和创新创业基地,为现代化强国建设贡献文艺力量。省文联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全力以赴支持信阳航空职业学院非遗学院建设,下步做好统筹规划,加大工作力度,确保早日挂牌成立,力争在全国非遗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上脱颖而出,取得更大成绩。

此次推进会的成功召开,不仅展示了大别山区域在非遗保护与传承方面的决心和行动,也为鄂豫皖三省在文化领域的深入合作搭建了新的平台。未来,我校非遗学校将成为连接三省文化交流的纽带,助力区域文化繁荣发展。

图片15_副本.jpg

图片16_副本.jpg

图片17_副本.jpg

图片18_副本.jpg

与会人员一起参观了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航空工程学院、高分中心和乘务学院。

(来源:宣传部  编辑:周航  审核:广义)